查看原文
其他

Michael Woods:《中国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重构》(英文)评述【转】

迈克尔·伍兹 三农学术 2022-12-31

出处:《地理学报》2020年第75卷第6期

迈克尔·伍兹教授(Michael Woods),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Journalof Rural Studies前任主编。本书评为迈克尔·伍兹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龙花楼研究员的英文专著《LandUse Transitions and Rur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所作。经作者授权,由北京理工大学特别副研究员周婧博士(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直译而成。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的重构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变化最重要的组分之一。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从一个具有深厚乡土文化根基的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极为先进和高度城市化的国家。这次转变的规模和意义堪比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所经历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其影响也如20世纪欧洲所经历的那样,遍及整个世界。尽管当中存在趋同,今时的中国并非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我们不能期望二者的转变轨迹、产生的影响和收获的响应会完全相同。


当代中国城乡格局的转变不单是人口流动或土地利用变化的问题,还牵涉到一系列更为广泛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政治问题。城镇化和乡村重构对于政府如何管控日益扩大的人口流动规模和越来越不对称的劳动力供给、配置公共资源、减少区域不平衡、确保粮食安全,以及控制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均提出了特定的挑战。中国政府已意识到这些挑战,2006年出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和2017年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这些政策定位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基于此制定了世界范围内最具雄心的乡村发展与复兴计划。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的城乡转型展开科学研究。起初地理学家和其他社会学家被中国城市的快速扩张所吸引,纷纷将其作为研究重点。过去十多年中,学者们对中国的乡村问题以及乡村重构的过程进行了越来越多的探索,顶级国际学术期刊上涌现出大量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成果。目前,有关中国乡村研究的文献已十分广泛。因此,学界迫切需要一部脉络清晰且简明易懂的著作,以指引学生和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航行探索。


在《Land UseTransitions and Rur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中国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重构》)一书中,作者龙花楼恰好为读者提供了这样一个指南。该书论述了作者多年来对中国乡村的广泛研究所积累的大量实证基础,融合了他在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专业素养和在政府与学术界积累的工作经验,体现了他对于乡村领域的国际探讨与关键概念所具备的深厚学识。该书呈现了丰富的国家与区域尺度研究,融入了对地方案例的详尽剖析,并综合运用了定性与定量数据。书中加入了复杂的批判分析和深入的理论探讨,既回顾了历史趋势,又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这些要素融为一体,成就了这部权威而重要的著作。


该书从土地的核心意义着手,强调了中国乡村转型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被争抢资源,土地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城市扩张和住宅开发的用地需求应该与耕地保护的要求相平衡。要实现这种平衡,需要采用新的土地管理办法,在某些地方可能涉及土地使用权的变更以及将传统的土地单元整治为更大的单元。这也减少了土地资源被忽视或者抛荒的可能,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正如该书第三章讨论的,在对“空心村”的治理中,通常将土地整治与重组作为应对人口外流和房屋土地废弃的重要措施,这对于确保乡村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生存能力,以及为农业生产保有高质量农用地都是十分必要的。


该书对人口在中国乡村转型中的地位也给予了关注。例如,第六章重点论述了乡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化。适龄劳动力外流既导致“留守”老人和乡村社区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也造成熟练技工短缺等经济问题,该书讨论的第三个关键维度则涉及经济。中国的乡村振兴离不开经济的现代化和多样化。第八章的案例表明,这个过程存在许多形式,包括从农业工业化到生态旅游,再到电子商务带来的增长契机以及“淘宝村”模式的扩散。该书的特点还在于,作者在对具有不同发展轨迹的地区进行分析时,不单揭示了不同的驱动因素,还深入探索了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包括相关村庄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这些丰富的案例研究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综合而全面的中国乡村变化图。


政策的重要性与意义往往体现在土地、人口和经济三个维度。如前面所讲,该书所描述的中国乡村重构不仅受城镇化向心力的影响,还受到中央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 政策中对于城镇化策略的影响。作者将对政策干预的描述与评估贯穿于该书各个章节,还讨论了中央、省和地方政府治理所承担的角色和采取的行动,以及相应的政策是如何协调和运转的。例如,作者在第十三章对国家干预纲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该书的这些观点并非来自于一个毫无兴趣的旁观者,作者反思了科学,包括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对于诠释在中国如何发展和应用循证政策所起的作用。


作为一本地理学著作,该书强调了中国不同乡村地区重构历程的空间差异。这种差异既存在于人口稠密的东部沿海地区与北方或西部人口更为稀少的地区之间,也存在于大都市边缘的城郊区与偏远地区的村庄之间。该书通过GIS分析、绘制了全国趋势和结果图、以及案例对比研究,展示了这些差异。解读该书,我们需要结合中国幅员辽阔和大部分自然地域开发困难的特点,还要分析和考虑长期以来地方传统的重要性、各省之间的文化差异、本地机构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地方执政者权限的灵活度。这种灵活度,有时甚至令那些视中国为中央集权国家的外国观察者感到吃惊。


该书还强调中国乡村各个地区正嵌入在一个连接“城—乡”和“乡—乡”的复杂网络中。第八章介绍的湖北省下营村的电子商务销售地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后一章中,作者还将中国的乡村重构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我在主持欧洲研究委员会全球乡村(GLOBAL-RURAL)项目的时候,就曾对中国乡村重构与全球化的动态关系进行过研究。因为此项目,我有幸和作者、以及他所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同事们有过合作。在对山东省手工艺振兴、河南省劳动力外流和返乡投资、以及浙江省制造业和旅游业的研究中,我观察到在经济和社会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农村社区正在发生巨大转变。这些转变体现了杰弗里·亨德森(Jeffrey Henderson)所定义的“中国特色的全球化”。迄今为止,中国乡村依然被保护着远离全球化更激进的要素。比如,免受投机性外商投资和来自不受监管市场的进口商品的竞争。同时,中国独特的“社区资本主义” 和劳动力管理模式使得一些农村社区得以通过全球经济的机会而获益。如果从区域连接的倍增、强化和加速这个角度去解读全球化,那么中国乡村最常经历的“全球化”方式则是国内区域间联系的增强,而非与国际的联系。中国的省际联系大致可以等同于欧洲的跨(国)界联系,学界通常不加批判地认为后者即是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以上观察凸显了当代中国乡村重构的某种矛盾属性。一方面,中国的乡村重构与世界其他地方的现时情形和历史进程存在着共性,必须把它放置于全球化背景中去解读;另一方面,它又是独特的、不同于国际经验的。这些对于我们作为社会学家如何去研究中国的乡村重构具有启示意义。像 “乡村重构”和“政府治理”等从西方文献中衍生出的概念,其对于阐明中国农村发展与变革的多个方面均有助益,已被用于发展更具批判性的观点和连接国际学术争辩。然而,不是所有概念都可以移植到中国。我们迫切需要发展扎根中国本土的乡村地理学,明确而有力地解读中国乡村,基于对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提炼相关概念。该书对于建设此领域具有重要的贡献。


——END


《Land UseTransitions and Rur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英文书链接(或点击“阅读原文”):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2F978-981-15-4924-3


相关阅读:

  1. 李婷婷  龙花楼  王艳飞: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及其成因分析【转】

  2. 龙花楼:乡村振兴规划他山之石——《劳特利奇乡村规划指南》评述【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